习近平对为官之“本、理、德、义”怎么说?
湖南省库区移民事务中心 hnym.hunan.gov.cn
时间:2016年06月01日
【字体: 大 中 小】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十多年前习近平曾用刘邦这首《大风歌》表达了心中对好干部的希求。而在今年“两会”期间,他在参加工商联、黑龙江、湖南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再次密集重申了对干部的希望和要求。
为官之本积极干
3月7日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说:“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干,这是习近平对“干部”二字含义的首要要求。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推进改革,承担着未知的风险,一些干部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习近平认为:“没有矛盾和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干什么?”能千方百计化解矛盾、战胜困难,才能显示领导干部的真本领、硬功夫。”
为官之理踏实干
3月8日,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过的每个地方都要抓反馈。”习近平同样运用这个俗语,生动地说明了干事要踏实,“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习近平认为当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夸下海口,夸耀政绩。习近平说:“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和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
为官之德清廉干
3月4日,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重申政商关系,“不能搞成封建官僚和‘红顶商人’之间的那种关系,也不能搞成西方国家大财团和政界之间的那种关系,更不能搞成吃吃喝喝、酒肉朋友的那种关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干部在同企业家交往时守住底线,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对民营企业家不理不睬,对他们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领导干部不能当非法经营的“保护伞”,却应该当改革创新的“保护伞”。
为官之义依法干
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还提到“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战略架构的“两翼”,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两翼更是要好好结合。201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1990年,习近平就强调,“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只有为官者“寸心不昧”,方能使“万法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