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移民局党组及机关党委的安排,自2010年起,服务中心党支部共开展了三轮“机关支部联基层”活动,先后对口帮扶了郴州市桂阳县仁义镇下源村、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大井村及张家界市桑植县两河口乡旧街村,通过制定帮扶规划、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实施系列惠民项目等,三轮帮扶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60万元,指导发展移民产业面积800多亩,修建渠道3公里,硬化道路8公里,网箱养鱼500口,帮扶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服务中心支部书记樊孝辉在旧街村召开群众座谈会,详细了解旧街村发展状况。
一、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对口帮扶村组织建设是“机关支部联基层”对口帮扶活动取得实效的保证,只有加强对口帮扶村的组织建设,才能提升对口帮扶村的战斗力和活力,为“机关支部联基层”活动提供组织保障。在三轮帮扶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加强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指导联系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开展党建活动、积极创先争优,三个帮扶村的组织管理水平和党员素质都得到提高。
以城步县儒林镇大井村为例,大井村支两委成员都是高中以上文化,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特别是村支书肖能,长期担任村干部,2011年参加了省局组织的库区村主干培训,又是村渔业合作社主要成员,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威信,这为帮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村组织建设,中心党支部一是协助完善了村办公楼的建设,维修了村办公楼,新建办公楼后的挡土墙,消除了安全隐患;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协助村支部完善了村组织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制度,加强了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村重大事项必须经村支两委集体研究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组织党员群众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观摩,开拓视野,更新观念。2013年10月21-25日,组织了全村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共20余人到韶山、长沙、望城等地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实地考察了移民蔬菜种植、葡萄种植和苗圃花木种植等项目示范园基地,又与该村移民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感受非常深刻。
2013年10月22日至24日,服务中心组织大井村村民代表来长沙考察学习。图为 大井村村民在长沙市望城区光明村考察学习蔬菜、水果等专业示范合作社。
在张家界桑植县两河口乡旧街村,中心党支部按照务实管用的原则,协助村支两委加强党建制度规范完善工作,重点在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深化“代办式”便民服务活动、推广村民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细化落实“四议三双”活动、推进农村党员纳新工作等方面探索实践,规范完善村级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发挥好农村党员致富带富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基础上,旧街村按照先进抓示范、一般抓提升、后进转转化的“三抓”思路,坚持分类指导,使全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提升。 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对口帮扶规划 开展调查研究,对在帮扶工作的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以大井村为例,在被确定为中心的对口帮扶村后,主任孙剑、支部书记樊孝辉都非常重视,迅速确定了驻村帮扶工作组人员,2012年3月26日,樊孝辉书记、孙剑主任率刘娟等队员深入大井村调查研究,与该村村支两委成员、移民代表召开座谈会,了解该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移民后扶政策落实情况、移民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了“加强班子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发挥资源优势,建设主导产业,提高移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路,并确定了2012年、2013年度的具体帮扶项目。针对该村田土基本淹没,移民失去了发展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资源,但同时也得到了数千亩水面资源,对发展水产养殖、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决定对该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重点是建设货运码头,为库区群众的货运及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便捷条件,同时积极扶持以网箱养鱼为主的产业建设项目,提高移民劳动力素质,打造库区的支柱产业。 三、强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是移民村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和完善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移民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库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以新农村建设为标准,全力推进联系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使村居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桑植县两河口乡旧街村是千年土司城遗址所在地,土司城始建于公元1335年,历经22代,长达669年,设有七进土司宫殿,有经理厅、总巡、三厅宫、五官中使军备征指挥衙门,附近还有黑神庙等建筑,如今城址遗迹犹存。服务中心党支部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支持乡村文化建设。一是投资10万元,架设1000多米的自来管网,解决马桑塔组100多人的吃水难问题。二是充分发挥村活动场所的作用。加强指导,把村级活动中心建设成为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村民议事、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的中心,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窗口作用,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娱乐等公益性服务,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加强土地遗址的挖掘和保护。重点是制定保护措施,积极争取项目。 在城步县儒林镇大井村,该村距县城只有5公里,到村的公路已经硬化,但由于该村面积较广,还有一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距村中心6公里,另外,库区内还没有建成货运码头,群众的要求非常强烈,服务中心党支部坚持把改善该村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协助城步县移民局做好塘芭公路的项目申报,向省移民局争取通库项目专项资金150万元,加上城步移民局从到县计划项目资金中安排50万元,县交通、发改部门筹集了200万元,2013年10月基本拉通了塘芭公路,包括大井村6组在内的沿库5个村6000余移民群众终于实现通公路的愿望;二是从2013年帮扶项目专项资金中解决20万元,修建了白云水库货运码头2处800米,为大井村及白云库区内各村的货运提供了便利条件;三是从2012年帮扶项目专项资金中解决20万元,整治、硬化大井村各群众聚居点的人行便道4000米;另外,从大井村1组到白毛坪乡腊屋村的白腊公路硬化项目也通过该县立项,2013年11月开始动工,随着该项目的完成和塘芭公路的修建,大井村的交通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为该村移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库区经济协调发展 服务中心党支部针对三个帮扶村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使三个联系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村产业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移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以大井村为例,移民搬迁前的大井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村,但随着水库的修建,田土基本淹没,却得到了数千亩水面资源,对发展水产养殖、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这对文化素质不高,习惯于传统种粮养猪生活方式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应,很多劳力外出打工。服务中心党支部根据该村地处白云湖旅游景区核心,有广阔的水面资源及山林面积宽的实际,提出了“旅游服务、网箱养鱼、林果业”三业并举的发展思路。 白云湖汊湾多、水质好,具有养鱼得天独厚的好条件,是天然的优质养鱼基地,前几年成立了白云湖渔业合作社,发展网箱养鱼,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孙剑主任和工作组多次对养殖情况进行察看,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县移民局也采取以奖代投等方式予以扶持,同时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推动了网箱养鱼产业的健康发展,到2013年底,该村网箱已发展到493口,受益移民73户,年纯收入300余万元。大水面养鱼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管理,目前已正式捕捞,预计为大井村及库区内各村移民群众新辟又一收入渠道。 该村利用地处白云湖旅游景区核心的优势发展旅游服务,每年5月到10月是旅游旺季,全村30多户群众通过参与旅游客运服务,每年户均收益2万多元,有11户开办农家乐餐饮服务,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来看,白云湖旅游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游客还不太多,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还没有给移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待今后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深度开发。 服务中心党支部通过实地调研,请技术人员做规划,扶持该村移民发展苗乡梨种植,种植面积达200亩。移民陈建兴的生态养鸡场,养殖规模达到3000只,年纯收入6万元。王仕宏、夏海林等6户发展养蜂,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网箱养鱼与旅游服务、林果业已成为该村移民增收的“三驾马车”。 在两河口乡旧街村,该村围绕桑植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富民、工业兴县、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指导旧街村“两委”班子找准一个发展路子,制定一个致富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结合旧街村产业基础,明确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花卉苗木的发展思路。2014年已投入10万元的产业引导资金。充分利用和挖掘联系村资源,培育主导产业,现已经发展花卉面积近500亩,有丹桂、紫薇、大叶榉木、杉树、油茶树、楠木等多个品种,花卉产业涉及5个村民小组,解决了100余村民就近就业问题。
两河口乡旧街村苗圃基地发展状况一览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经济服务中心党支部积极走群众路线,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用真心、真情和实干,拉近了与移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为三个帮扶村的快速发展和村民安居乐业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办单位:湖南省库区移民事务中心
邮编:410001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曙光中路391号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0618号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0005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